活动内容

分类:

温哥华掼蛋声里,藏着最暖的社区温度

  加拿大东西部有无数华人掼蛋协会,他们曾回国在南京交流对阵,但象温哥华掼蛋协会这样每月进行坚持不懈进行的为数不多,他们每月组织比赛,涌现了一批以陈正軍会长、Yang秘书长、玛丽姐、左先生John zhu 等这样一批热心人,不计报酬、自寻烦恼,把愉悦、欢快、友情带给大家。
     2025年8月31曰下午,温哥华列治文Peace Mennonite Church社区中心的玻璃门刚推开一条缝,里面就飘出熟悉的洗牌声——“哗啦哗啦”,像一串跳动的音符,撞碎了秋日的凉意。80位华人围坐在桌前,手里握着扑克牌,眼神里闪着期待的光。这是温哥华掼蛋协会每月一次的常规比赛,也是社区里最热闹的"固定节目"。今天的比赛由“西岸国际财富”冠名,得到了洋河股份、正洋国际海鲜、John Zuo营养保健品、优信汽车等公司的热情赞助。特别感谢: 义工 Susan Chen(电脑编排), Ada Zhang 以及 詹建华 的辛勤付出。
  每月一场的幸福约定,从试试看到离不开
  温哥华掼蛋协会成立于2018年,至今已有7年。最初,只是几个华人朋友凑在一起“打打小牌”没想到越玩越热闹,慢慢变成了“每月必聚”的传统。用会长陈正军的话说:“一开始怕没人来,现在怕场地不够——上个月有80多人报名,我们不得不加了两桌。”
     每月的比赛都严格遵循国家体育总局棋牌管理中心的"掼蛋国际竞赛规则",计时计副、四轮积分、电脑编排,像模像样得像场国际赛事。但更让人暖心的,是藏在规则背后的人情味儿。怕老人坐久了累,协会特意准备了软坐垫;为了让上班族能参加,比赛时间定在周末下午。每次都有惊喜抽奖——优信汽车提供的免费洗车券、John Zhu带来的保健品、甚至有会员主动捐出的鲜花饼干,让输赢变得不那么重要,开心才是最大的奖品。
  那些自寻烦恼的热心人,用热爱温暖整个社区
  温哥华掼蛋协会的坚持,离不开一群不计报酬、自寻烦恼的热心人。他们像社区的“小太阳”,把掼蛋变成了连接彼此的纽带。"大管家"陈正军, 把协会当成第二个家,作为温哥华掼蛋协会的会长,陈正军的手机里存着500多个会员的电话。从场地预订到规则讲解,从赞助联系到奖品采购,他事无巨细都要管。有次比赛遇到暴雨,他开车送了10个没带伞的会员回家,自己却淋得浑身湿透。“我是做医疗器械生意的,平时挺忙,但只要想到大家等着比赛,再累也值得。掼蛋不是牌,是我们华人在海外的精神家园!”陈正军这样说。
  后勤天使玛丽姐,笑着把麻烦变成幸福
  玛丽姐是协会的后勤组长,每次比赛都能看到她穿梭在人群中,一早起来,就去准备水果茶点,咖啡饮料,一会儿帮老人找座位,一会儿给新手讲规则,一会儿又蹲在地上捡掉的扑克牌。她笑着说:“我没别的本事,就会做点杂活。看到大家笑得那么开心,我比自己赢了还高兴。”
  赞助达人John Zhu,用小礼物传递大温暖

  John Zhu是做营养保健品的,也是协会的“资深赞助者”。每次比赛,他都会带来各种奖品,“我不是有钱人,但我想让大家知道,我们的掼蛋比赛不是孤军奋战。”John Zhu说,“上次有个老外朋友来参加,拿到我的保健食品,高兴得举着手机拍照,说“中国牌真好玩,还有礼物拿!”
  从华人圈到国际范,掼蛋成了文化桥梁
  更让人惊喜的是,温哥华的掼蛋比赛已经走出了华人圈,吸引了不少老外参与。比如去年11月的比赛,有个叫汤姆的加拿大朋友,跟着华人邻居学了两次,就报名参加了。“我喜欢掼蛋的'团队合作,比德州扑克更有意思!”汤姆说,“现在我每周都跟华人朋友练牌,还学会了一句中文:“吃饭不掼蛋,等于白吃饭!”我周围有几个老外朋友,他们不仅学打牌,还学掼蛋文化——比如“饭前掼蛋”的习俗、“搭档配合”的技巧,甚至有人开始学写“掼蛋”两个汉字。上次有个老外跟我说,他要把掼蛋介绍给身边的朋友,让更多人知道中国有个好玩的牌游戏。
  风里飘着的笑声,是最暖的"中国符号"
  傍晚时分,比赛结束了。大家围坐在社区中心的走廊里,吃着自带的水果食品,聊着刚才的精彩瞬间:“你刚才那把666666太妙了,把我10JBKA炸得目瞪口呆”呆笑声像一串银铃,飘得很远很远。温哥华的风里,藏着掼蛋的笑声;温哥华的华人社区里,藏着最暖的中国温度,那些每月一次的比赛,那些不计报酬的热心人,那些越传越广的"掼蛋故事",其实都是海外华人对“家”的思念,对“文化”的传承。就像陈正军说的:“我们不是在打扑克,我们是在把中国的快乐,分享给全世界。”
  而这,就是温哥华掼蛋协会最动人的“秘密”——用热爱连接彼此,用温暖传递文化,用坚持守护最珍贵的社区精神。
  愿这笑声,永远飘在温哥华的天空里;愿这“中国快乐”,永远留在每一个人的心里。
冠军
亚军
季军
优胜奖获得者

 
返回列表